中国碳市场未来可能发生的9个转向
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使用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导致大气结构改变,加剧温室效应,若不加以应对,将会对全球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且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服务贸易是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其中的环境服务贸易成为国际经济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国际低碳经贸规则成为全球性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因为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在会上表示,气候变化领域有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国际化。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时空均一性,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都是一样的,因此服务业需要顺应大势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抓住碳中和的巨大机遇,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据梅德文先容,截至2023年1月,全球共有68个碳定价机制正在运行,其中有28个碳市场正在运行。另外有8个碳市场正在建设中。各类碳市场分别覆盖了1-7种温室气体,分别纳入了工业、电力、航空、交通、建筑、废弃物和林业等行业,碳排放量分别占其所在地区碳排放总量的18%—85%,碳排放总量约占当前全球碳排放总量17%,年度配额上限从500万到4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不等。2022年全球主要碳市场成交额近8500亿欧元,其中欧盟碳市场成交额超过7510亿欧元,价格一度近100欧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碳市场于2005年启动,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机制最完善、发展最成熟的碳市场,但是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步完善。在欧盟碳市场启动初期经历了价格暴跌,原因一是碳配额供过于求,碳价长期疲软;二是初期采用“祖父法”分配配额,不利于市场公平;后期进行一系列改革,包括:首先是扩大控排行业范围,限制抵消信用使用,有效减少配额盈余;其次是“市场稳定储备”制度给碳价强有力的支撑;再次,欧盟碳市场金融产品丰富,碳期货交易活跃;最后,欧盟碳市场参与主体多元,碳金融服务发达 。
据统计,欧盟碳市场,2005-2019这十五年,碳排放下降40%,煤炭消耗下降32%,石油消耗下降29%,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至60%。
梅德文表示,2005年以来,我国也在积极推进碳市场建设,我国碳市场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CDM阶段,从2005年至2012年,主要参与国际CDM项目;第二阶段为试点阶段,从2013年至2020年;第三阶段为全国统一碳市场阶段,从2021年开始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共纳入发电企业2162家,配额履约完成率为99.5%。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40%,是全球覆盖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截至2023年12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4.42亿吨,累计成交额249.19亿元,每日综合价格收盘价在41.46-81.67元/吨之间。
“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上线运行以来,市场运行健康有序,交易规模逐渐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企业交易更加积极,市场活力逐步提高。”梅德文说
同时,碳市场可以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一个长期预期,一个类长期资金,为中国碳中和起到引导投资、稳定预期、发现价格、降低成本、规避风险的作用,从而促进中国碳中和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
此外,梅德文还强调了中国碳市场未来可能发生的9个转向。
首先,严格立法,建立政策体系,确保“稀缺性”。由此引出第1个转向,碳减排从软约束转向硬约束,即碳配额发放从松转向紧,转向绝对总量减排。
其次,严谨量化,建立技术体系,确保“科学性”。由此引出第2个转向,碳核算核查方法从排放因子法、碳平衡法转向直接测量法,以达到可比性强、准确性高、实用度高的目的。未来将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
最后,严肃定价,建立经济体系,确保“流动性”。由此引出第3到第9个转向分别为:
3. 市场参与主体由控排企业为主转向控排企业、非控排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并重;
4. 交易品种从现货为主转向现货、期货和生品并存;
5. 配额分配方式从免费发放转向有偿分配;
6. 重点控排行业从发电等八大行业转向排放量达到一定标准的排放设施(如火电厂、炼油厂和航线等);
7. 金融机构从代理开户、结算等中间服务转向交易、做市等主动行为;
8. 中介服务机构从提供咨询、监测等服务转向挖掘、分享和套利等主动行为;
9. 市场格局从不同区域市场转向统一全国市场,从国内市场为主转向国际市场对接。
声明:本文转自碳中和专委会王挺,本文版权归原编辑所有,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做商业用途。如文中的内容、图片、音频、视频等存在第三方的在先常识产权,请及时联系大家删除。
相关标签:
下一篇:如何根据工艺与季节设定和调节水力停留时间(HRT)?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资讯: